大概是兩星期前的郊遊今天才看的照片,記憶猶新.當日有點胡塗,並且胡思亂想.
出發前一天大家在群裡通風,得知目的地叫「社山」,地勢不高容易行走,兩三小時可行畢的路程,況且對我來說是新的景點,看大樟樹,便有點心動,於是即時收拾好,視明早狀況而定,是否臨時參加.
在車上通知群說我將到來,當抵達集合地點大埔火車站出口時,比原定時間早到十五分鐘多,並與另一位早到的同伴見面閒聊.
過了集合時間仍然未見其他團友,向群組查詢,方知擺了烏龍,集合地點是太和站而非大埔墟站.
最終集合之後,向石蓮路方向進發.經過這條橋(後來才知叫錦和橋)印象特別深刻,因曾經在此躲避大雷雨,那時候烏天黑地,雷電交加,但不多久便雨過天晴.今天也是陰天沒有陽光,但想不會下雨的,因為我帶了雨傘.
石蓮路上居民晾曬的衣服,忽見一貓鬼鬼鬼鼠鼠掠過.即時想起一則花邊新聞,會心一笑.話說美國某一個州一戶人家,每朝早上發現家裡都多了些不屬於自家人的內衣褲,越來越多,大惑不解.於是晚上特別留心查察,發覺所養的貓晚上都溜出家門到戶外去,是它從別戶人家裡叼回來的.拿去問人家又尷尬,別人又不好意思承認回收,都是貓貓惹的禍.
途經半春園,順道遊覽.
園內有不少的農作物,種植更多的是沿路兩旁的桂花樹,幽香處處,不遠佛堂的頌經聲,梵音繞繞,眼耳鼻舌身意通體舒泰.心只着一個問題,可有桂花糕作貢品.有的話,想必這蒼蠅也不會在此停留這麼久了.
村前這一塊石似乎新立,明明寫的蓮澳二字,心中看的是社山.入村以為是必然之路,卻原來大家都從未走過,今回是按網路指引而行.心中仍然想着社山二字,突然想到數年前台灣一部分上下集的電影「蔡德克巴萊」
村民春種秋葵.向他們問路,得指引該回走村口旁的支路.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